各二级学院、处(室、部、中心):
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,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,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申报工作,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指导思想
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围绕职业院校教育类、文秘类、中文类专业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,不断推进理论创新、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,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质量,以理论研究指导实践,以实践经验检验理论,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新理论、新思路、新对策。
二、选题要求
(一)围绕职业院校教育类、文秘类、中文类专业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,根据教育教指委2023年工作计划,研究课题指南如下:
1. 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究
2. 数字经济场景下人才培养方案建构
3. 产教同频共振性数字化教材开发建设
4. 特色化专业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
5.高质量发展下的课程思政改革建设
6. 职业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探索
7. 以产教融合为重点的职业教育模式探索
8. 职教新标准下公共基础课改革建设
9. 师范专业认证与专业教学标准融合
10. 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个性化研究实践
(二)2023年度课题包括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。课题申请者原则上可根据课题指南在职业院校教育类、文秘类、中文类专业和公共基础课程领域内自行设计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。每单位限报2项。
三、申报人条件
重点项目申请人原则上应为具有高级职称(含副高)的在编在岗教师;
一般项目申请人应为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(含中级)职称的在编在岗教师。
四、立项与结项
1.教育类教指委成立课题评审领导小组,组织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。通过立项的课题,统一发布立项通知。
2.申报的课题按何种级别立项由课题评审组决定。课题经费原则上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承担。
3.研究成果内容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,契合数字经济发展要求,深刻把握相关领域引领改革、支撑发展的质量内涵,突出创新、彰显特色、强化应用。成果应体现“源于实践、高于实践、指导实践”的实践性特点,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价值。
4.项目研究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,过程中安排中期检查。项目完成后,项目负责人应撰写结项材料,由课题领导小组组织对结题材料进行评审,评审通过的课题将按规定办理结题手续。
5.课题不办理延期手续,若因故无法继续研究工作的,课题负责人可提出撤项申请。
五、申报材料提交
课题申报截止日期为2023年3月6日,逾期不再受理。申请材料包括《教育类教指委2023年度课题申报汇总表》(见附件1,提交word版)和《教育类教指委2023年度课题申报书》(见附件2,须提交由项目申报人所在部门审核,提交word版和PDF版),以部门为单位统一集中将以上材料发送至电子邮箱:wyzykyc@163.com。文件名统一格式:课题类别(教育类、文秘类、中文类、公共基础课类四选一)+课题名称+申请人姓名+部门名称。
六、联系方式
文化和旅游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联系人:刁维军
联系电话:18323320178
地址:重庆市巴南区尚文大道887号
电话:(023)62335597
邮编:400067
版权所有 ◎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 渝ICP备15000484号-1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993号
技术支持:瑞秀科技